近日,水运与航空学院举行“碧蓝双翼·引航铸魂”政、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水运学院与贵州省乌江航道管理局、贵州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宁德时代电船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启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家单位及企业签署五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现场为共建的“贵州省水运工程试验研究中心”揭牌。此次签约标志着学院在产教融合、政校企协同创新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服务贵州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政校企携手 共建实践育人新平台
签约仪式上,水运与航空学院与四家单位及企业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将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实践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贵州省乌江航道管理局、贵州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被授予“贵州交通职业大学校外实践基地”“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牌匾,未来将为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真实工程场景的实习实训平台,推动专业教学与行业需求无缝衔接。
聚焦绿色水运 揭牌省级试验研究中心
五家合作单位共同揭牌“贵州省水运工程试验研究中心”。该中心将依托水运与航空学院学科优势与企业技术资源,重点围绕新能源船舶动力系统、航道智能监测、绿色港口建设等方向开展科研攻关,助力贵州打造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示范区。贵州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齐表示,将通过合作共建实验室、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等,推动电池动力技术在乌江流域船舶改造中的规模化应用。
校企共话新能源 擘画乌江航运新蓝图
签约仪式后,各方负责人就“乌江新能源船舶改造及新建项目”展开专题交流。贵州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提出,计划投入改造货船电动力船舶,构建低碳航道运输体系;珠海启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享了智能航行系统在内河船舶中的应用案例。水运与航空学院党委书记安军表示,将组织师生团队深度参与项目设计、施工及运维全流程,把工程现场转化为“活课堂”,培养符合行业转型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 赋能交通强国建设
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田兴强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合作是学校落实“产教融合”、推进“双高”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政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既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也能反向驱动学校优化专业设置、革新培养模式,还能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学校将全力支持、全程参与,助力贵州水运新发展。
此次签约仪式的成功举办,彰显了水运与航空学院“扎根行业、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为贵州建设西南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提供人才与智力保障,奋力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水航篇章”。
来 源:水运与航空学院
编 辑:陈 磊
一 审:金 文
二 审:李 曜
三 审:彭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