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速递 - 正文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②】师者仁心育桃李 党员本色践初心

发布人:金文 发布时间:2025-09-22 浏览次数:

在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正是来自不同岗位的老师们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共同汇聚成学校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坚实力量。他们的辛勤付出与集体智慧,是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石。为迎接学校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我们推出“代表风采”专栏,聚焦奋斗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管理服务一线的党代表们,讲述他们潜心育人、勇挑重担、开拓创新的实践故事,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与先锋形象。让我们感受榜样力量,凝聚发展共识,共同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王转,教授,建筑工程学院产教融合科科长

自2008年入职以来,她始终怀揣对职教事业的热爱,“拼”字当头,关爱学生,亲历并受益于职业教育的改革浪潮,从一名普通教师逐步成长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的教学骨干。

她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参与国家级“土木工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多项重大项目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参编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及多部教材。2023年,她负责的“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评省级示范;同年,她作为第一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第十八届“挑战杯”揭榜挂帅赛中斩获特等奖,实现高职院校在该赛事“零的突破”,获《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专题报道。

王转坚信“职教不能脱离行业”,长期深入企业推动产教融合。她主持或参与20余项应用课题,主编五本地方工程建设标准,助力行业规范化发展。她与企业历时七年协同研发的新型BIM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技术,成功应用于多家单位,并于2024年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为绿色交通发展贡献了力量。

李郴娟,教授,路桥工程学院专职组织员、道路与养护管理专业带头人

多年来,她始终扎根贵州交通职业教育一线,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深厚的教育情怀,默默耕耘于教学、科研与管理岗位,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职教教师和党员代表的使命担当与动人风采。

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能力突出,广受师生好评。在党建工作中,她坚持系统思维,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有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近年来,她带领团队不断突破: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或参编多部教材与专著,参与交通运输部技术标准制定;主持、参与厅级以上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学校“中特高”和职业本科建设等重大任务中,她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始终冲锋在一线,凝聚团队协同攻坚,展现出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张方刚,副教授,贵州交通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

入校十余年来,他始终坚守理想信念,政治过硬、作风扎实,勇于担当、廉洁自律。历经党建、宣传、纪检等多个岗位锻炼,牵头或参与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巡视巡察等重要专项任务。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恪尽职守,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庄严承诺。

岗位在变,育人初心未改。作为思政课教师,他坚持扎根教学一线,默默耕耘课堂,潜心教学研究,积极探索“行业特色+”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红色通途”思政品牌建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辛勤付出结出累累硕果: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教育部思政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贵州省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和“金课”团队建设;在《贵州教育报》《贵州调研》等报刊发表多篇教改文章;主编或参编教材4部,主持或参与厅级以上课题18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11次。

杨娇娇,讲师,汽车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

她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职业教育一线,勤恳耕耘、锐意创新,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她积极推动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不断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的新路径。课堂教学生动务实、深入浅出,注重因材施教和课堂互动,广受学生好评。她带领团队圆满完成日常教学、课程改革及职业本科建设等多项任务,并投身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职业本科申报工作。

杨娇娇同志竞赛成果丰硕:指导学生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10余项;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获省级一等奖4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她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工作中发扬吃苦耐劳的作风,克服困难,积极投身院系各项重点工作,并在各类大赛中贡献重要力量。

来 源:党委宣传部

编 辑:陈 磊

一 审:金 文

二 审:李 曜

三 审:彭 静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云站路25号
邮 编:551400
电 话:0851-88133666

招就中心(学生档案)联系电话:88133355

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