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青春实践绘乡景 贵州交职大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人:李曜 发布时间:2025-07-17 浏览次数:

7月初,贵州交通职业大学“骄行者”“满天星”志愿服务队188支实践队伍、200余名教师与600余名学子奔赴德江、石阡、从江等地,开启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通过文化赋能、教育帮扶、产业调研、安全宣讲等多元举措,学校师生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开启了一段实践下乡、青春同行之旅。

文化墙绘添彩乡风文明

墙绘成为传播文明乡风的生动载体

在德江县荆角土家族乡训山村,贵州交通职业大学智慧交通学院满天星“春泥圆梦”志愿服务队将红色文化、乡土风情等融入墙绘,打造"会说话的墙壁",让一面面原本单调的墙面变得生动有趣,成为传播文明乡风的生动载体。

主科辅导课

队员们还为乡村儿童开设了乡土文化课堂,开展语文、数学等主科辅导,组织生理卫生讲座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同时,实践队员走访留守老人、低保户和边缘易致贫家庭,为他们提供理发、血压监测、证件照拍摄等暖心服务,切实传递关爱与温暖。

为村民拍照

影像记录+产业调研双线并进

在德江县荆角土家族乡尖山村百年银杏树下,满天星——青禾逐光实践团创新采用“一树、一扇、一堂课”的形式,组织村里的老人和儿童集中开展宣讲活动。通过发放定制的反诈手扇、开展趣味知识问答等方式,向村民讲解反诈防骗、防火安全、防溺水常识以及交通安全等内容。

集中宣讲活动

实践团还深入田间地头,围绕冬桃种植、虎杖中草药种植、山羊养殖和蜜蜂养殖四大特色产业开展实地调研。队员们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种植经验与养殖技术,并利用无人机拍摄宣传视频,展示当地产业特色与优势,助力乡村产业走出大山。

志愿者用无人机捕捉乡村景色

7天里,从晨曦初破的第一缕阳光,到夕阳西下时的温柔余晖,再到一张张真挚的笑脸,成员们用专业的摄影设备记录下村落的自然景色与淳朴风情。

志愿者记录的乡村一角

红色教育培根铸魂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是此行重点内容之一。

“满天星”黔育双苗实践队于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以“看、听、颂、行、悟”多维形式缅怀先烈,并在龙井中学开展“技能筑梦 人生无限”职教宣讲。队员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真实的案例、专业精彩的演示以及趣味互动,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拓宽了他们对未来发展的认知视野。

在龙井中学宣讲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骄行者·乡村筑梦”团队在兴义市马岭镇大蚌村大蚌小学,创新开展“理论+实践”特色课程。理论课,队员们以邱少云英雄事迹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厚植爱国情怀;实践课则通过体育活动、非遗体验环节,提升学生的协作意识与集体精神的同时,让乡村儿童在互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大蚌小学开展体育活动

此外,实践队员深入当地尖山苗寨和大蚌村八组,走访调研当地布依族、偏梳苗等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了解“双语”教育模式及传统民居风俗,助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来源:众望新闻

一审:金文

二审:李曜

三审:鲁熙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云站路25号
邮 编:551400
电 话:0851-88133666

招就中心(学生档案)联系电话:88133355

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