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与之配套的云渡服务区同步开园,二者共同构成“桥旅融合”景观。当天,贵州交通职业大学组织国际学生前往云渡服务区参加活动启动仪式,并开展“桥见贵州”主题研学活动。对他们而言,这次见证意义非凡——学校30多位校友参与了大桥建设,博士团队还为工程提供过科技支撑,这份特殊关联让他们在见证“中国基建奇迹”时,多了一份与有荣焉的亲近感。
花江峡谷大桥桥面距水面625米,建设者们凭借智慧与技术攻克了复杂地形、强风等多重挑战;云渡服务区则融合文化与旅游功能,成为“交通+旅游”新节点。活动现场,贵州日报社、贵州电视台、“动静新闻”等媒体记录盛况,同时采访了参与研学的国际学生。
面对镜头,来自厄瓜多尔的国际学生丹薇妮娅说:“能在通车当天见证大桥启用,我很荣幸。站在距江面625米的高处,云雾仿佛触手可及,这一刻我真正理解了‘中国速度’与‘中国高度’。”
来自厄瓜多尔的国际学生约翰表示:“今天不仅亲眼看到工程的宏伟,更见证了它正式通车的瞬间。中国工程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快速建成大桥,激励我未来也要成为优秀工程师。”
除了工程技术带来的震撼,这座大桥展现的综合价值也引发了学子们的思考。来自旅游管理专业的埃及国际学生伊贝分享道:“这座桥本身就是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吸引物。它让这样的风景变得触手可及。对我所学的专业而言,这是一个完美的案例——超级工程如何重塑区域旅游格局,将天堑变为通往美景的坦途。我相信,未来会有无数游客专程为这座桥而来。
从课堂理论到工程实景,这次研学让贵州交职大国际学生对桥梁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直观认识。此次活动,既让国际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基建实力与“万桥飞架”的奋斗精神,也借学校与大桥的特殊联结,让他们更真切地触摸到中国发展的脉搏,更生动展现出贵州以桥为媒、开放共享的发展面貌。
来 源:国际教育学院
编 辑:陈 磊
一 审:金 文
二 审:李 曜
三 审:彭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