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公路学会印发《关于公布“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2025—2029年)”认定结果的通知》,我校省部共建西部山区道路运输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入选,标志着我校在推动交通安全科普教育及协同发展方面取得重要成效,也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普体系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为赋能贵州省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打造平安交通,2018年2月,我校申请“校政行企”共建西部山区道路运输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得到省交通运输厅的高度认可,经交通运输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采取部省共建的模式,建成了全国首个“体验式”山区道路运输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基地建设结合贵州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复杂,多山路、多隧道、多临水临崖,危险路段,以事故案例警示和应急处置学习为核心,构建“1+9+N”线上线下安全教育场景。运用现代声光电、VR等高科技技术展示,实现沉浸体验式教育培训全程数据化和智能化,面向道路运输从业人员、驾校教练员、学员、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中小学生等,让前来参观人员在紧张、新奇、震撼的体验中,认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体验安全驾驶的重要性,感受事故带来的惨痛教训。基地运行以来,实现了教育培训与行业监管“一张网”,共接待参观935场26565人次,全省“两客一危”驾驶员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应急场景事故率等大幅降低,“小基地”发挥出了“大作用”。

省部共建西部山区道路运输安全警示教育出口

学员在基地体验VR车辆侧翻

基地开展交通事故人员急救科普

基地开展中小学研学科普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交通基地场馆育人功能,近年来,相继建成了交通博物馆·教育馆、文化千岛艺术馆、省部共建西部山区道路运输安全警示教育基地等11“通途”文化育人场馆集群,育人场馆(基地)先后荣获“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首批贵州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贵州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交通运输优秀文博馆”等10余项荣誉。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通途”育人场馆(基地)布局图
VR虚拟场馆线上参观入口:https://www.720yun.com/vr/7adj554w5n0
围绕“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多维度挖掘学院“通途”文化育人场馆集群思政元素的育人功能,把场馆育人融入学生培养全方位全过程,将学校“通途”文化场馆打造成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沉浸式”学习平台、弘扬贵州交通精神文化窗口、培育贵州交职大学子“五有”精神标识的重要载体。场馆育人项目《“万桥飞架 天堑通途”——基于交通特色场馆集群育人的实践与探索》入选教育部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桥”见中国—贵州桥梁建设成就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入选教育部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校内特色场馆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入选贵州省2025年度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
来 源:党委宣传部、汽车工程学院
编 辑:聂茂越
一 审:金 文
二 审:李 曜
三 审:鲁 熙